國外分析人士指出,因為有“中國需求”支撐,淡水河谷取得如此銷售額并不意外。數據顯示,淡水河谷在中國的市場份額正不斷提升,去年,其更是想在中國建立鐵礦石的分銷中心,以增強在中國的影響力,不過,這一動議最終被相關部門否決。此外,淡水河谷去年年底已率先發出信號,意欲將今年第一季度中國的鐵礦石價格比去年第四季度提高8.8%左右。
在業內人士看來,取得巨大銷售額的肯定不止淡水河谷,還有澳大利亞鐵礦石供應商力拓和必和必拓。此前,“兩拓”公布的多季財報就頗為出色,甚至被國外的金融機構紛紛看好,并給予了不錯的評級。
三大礦商高興了,但中國鋼鐵行業卻要承受“高礦價、低鋼價”帶來的雙重擠壓。日前有消息援引權威人士的話稱,“中國鋼鐵行業去年前11個月消化進口礦石漲價付出了261億美元(約1750億元),是去年中國鋼鐵行業主業利潤的兩倍多?!边@與工信部相關人士之前所說的3.5%的行業利潤相“映襯”,更不比淡水河谷的銷售額高多少。
中鋼協相關人士更對媒體稱,“如果扣除鋼鐵聯合企業礦山盈利的部分,很多鋼鐵企業主體處于虧損狀態?!绷碛邢⒎Q,“中國鋼鐵行業去年全年利潤850億元,扣除投資收益80億元,主業利潤僅770億元?!?/P>
“在三大礦商壟斷整個市場的大背景下,中國鋼鐵企業很難在盈利上做得非常出色?!弊蛉眨晃婚L期跟蹤鐵礦石談判的分析人士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中國鋼鐵企業利潤的流失或仍將在未來幾年延續下去?!?/P>
資源話語權頻缺失
讓人擔心的不止是中國在鐵礦石行業的價格缺失,更有在其他資源領域的受制于人。
銅精礦談判日前從日本傳來消息,銅精礦加工粗煉和精煉費將漲至每噸80美元和每磅8美分,這就預示著中國2011年的銅精礦加工費將大幅上漲(日本銅精礦加工費對中國談判有方向性作用),且相關利潤將流向美國最大的上市銅生產商自由港邁克墨倫銅金礦公司、力拓、必和必拓等礦業巨頭。有媒體擔心,中國的銅精礦談判“恐步鐵礦石后塵”。
甚至以前被認為的出口產品也被牢牢攥在別國手中。盡管目前中石化、中石油和中海油海外并購成績“華麗”,但中國原油依存度卻不斷提高,這一數據在2010年升至55%。“或將以每年2%的速度上升。”相關專家曾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說。
煤炭的“軌跡”與原油類似。在2009年首次成為煤炭凈進口國(對外依存度約3%)之后,2010年前11個月中國累計凈進口煤炭1.3億噸的總和就超過了2009年全年的1.03億噸。同時,中國煤炭資源“先出口,再進口”的模式正被部分分析師所質疑。
“中國有的資源,價格非常低廉,如稀土。沒有的資源,價格卻節節攀升,如原油、煤炭、鐵礦石?!弊蛉眨猩塘魍ㄉa力促進中心分析師赫榮亮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說。
完善產業投資規劃
“雖然說中國經濟被少數國外企業綁架有些夸張,但從目前情況看,外資不斷控制中國的上游資源領域卻是不可忽視的事實?!弊蛉眨袊鴥r值指數首席研究員崔新生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說,“之所以會這樣,一方面,中國在部分領域的發展模式在簡單照抄西方體制;另一方面,中國相關企業并未了解市場經濟的真諦,在商業談判中,明顯顯得經驗不足。此外,在全球流動性過剩的情況下,掌握資源成為發達國家的‘必備選題’?!?/P>